甲万、 甲世、 甲丝、 甲乇、 甲乙、 甲乙丙丁、 甲乙帐、 甲乙科、 甲乙膏、 甲乙问、 甲产、 甲仗、 甲仗库、 甲令、 甲伍、 甲作、 甲克、 甲兵、 甲冠天下、 甲刃、 甲勅、 甲勑、 甲匠、 甲午农民战争、 甲午战争、 甲午风云、 甲卒、 甲历、 甲叶、 甲吏、 甲地、 甲坊、 甲坊署、 甲坼、 甲基橙试剂、 甲士、 甲壳、 甲壳动物、 甲外、 甲夜、 甲头、 甲妓、 甲姓、 甲子雨、 甲字库、 甲宅、 甲帐、 甲帖、 甲床、 甲库、 甲庚、 甲弩、 甲弩坊、 甲弩库、 甲役、 甲必丹、 甲戟、 甲户、 甲扎、 甲折翁、 甲拆、 甲文、 甲族、 甲日、 甲札、 甲杖、 甲械、 甲楯、 甲榜、 甲榡、 甲次、 甲正、 甲殻、 甲殻动物、 甲氏、 甲烷、 甲煎、 甲父、 甲状腺、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软骨、 甲癸、 甲盾、 甲矟、 甲种射线、 甲种粒子、 甲科、 甲第、 甲第星罗、 甲第连云、 甲第连天、 甲等、 甲米、 甲紫、 甲絣、 甲缀、 甲缕、 甲胄、 甲胄生虮虱、 甲胆、 甲舍、 甲苯、 甲蔬、 甲虫、 甲衣、 甲袋、 甲裳、 甲观、 甲货、 甲赋、 甲车、 甲邸、 甲酸、 甲醇、 甲醛、 甲铁、 甲铠、 甲错、 甲长、 甲门、 甲革、 甲馆、 甲首、 甲香、 甲马、 甲马营、 甲骑、 甲骨、 甲骨文
上元甲子、 世间甲子须臾事、 中日甲午战争、 丹铅甲乙、 丹黄甲乙、 二甲苯、 佛甲草、 偃甲息兵、 六十花甲子、 六甲天书、 六甲穷日、 兮甲盘、 勾达甲坼、 卷甲倍道、 卷甲束兵、 卷甲衔枚、 卷甲韬戈、 卸甲钱、 同甲会、 善甲厉兵、 坚甲利兵、 坚甲利刃、 坚甲厉兵、 天甲经、 弃甲丢盔、 弃甲于思、 弃甲倒戈、 弃甲投戈、 弃甲曳兵、 弃甲负弩、 张甲李乙、 挂甲钱、 指甲油、 指甲盖、 指甲花、 指甲草、 按甲不出、 按甲不动、 按甲休兵、 按甲寝兵、 擐甲执兵、 擐甲执锐、 擐甲披袍、 擐甲挥戈、 擐甲操戈、 整甲缮兵、 染指甲草、 案甲休兵、 横甲刁军、 橐甲束兵、 櫜甲束兵、 片甲不回、 片甲不存、 片甲不留、 片甲不还、 片甲无存、 牢甲利兵、 白甲军、 破甲弹、 科甲出身、 积甲如山、 积甲山齐、 穿甲弹、 缮甲厉兵、 缮甲治兵、 老甲鱼、 胸中甲兵、 胸有甲兵、 花甲之年、 花甲子、 苯甲基、 苯甲酸、 被甲执兵、 被甲执鋭、 被甲执锐、 被甲持兵、 被甲据鞍、 被甲枕戈、 被甲载兵、 装甲兵、 装甲列车、 装甲舰、 装甲车、 解甲休兵、 解甲休士、 解甲倒戈、 解甲归田、 解甲投戈、 贯甲提兵、 越甲鸣君、 躬擐甲胄、 遁甲神、 配甲坊、 金甲豆、 铁甲兵轮、 铁甲舰、 铁甲车、 铁甲金戈、 铸甲销戈、 霍元甲(1857-1909)、 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鞍不离马,甲不离身、 饰甲底兵、 马六甲海峡、 马甲柱、 马甲袋、 骨甲文字、 高甲戏、 鳖甲车
一鳞半甲、 一鳞片甲、 丁甲、 三甲、 三鼎甲、 上甲、 下甲、 丢盔卸甲、 丢盔弃甲、 丢盔抛甲、 中甲、 丹甲、 主甲、 乇甲、 义甲、 乘甲、 二甲、 京报连登黄甲、 介甲、 令甲、 伏甲、 保甲、 倒戈卸甲、 倒戈弃甲、 偃兵息甲、 偃甲、 元甲、 兕甲、 党甲、 入甲、 全甲、 公甲、 兵甲、 军甲、 凤毛龙甲、 出甲、 刚甲、 勾甲、 升甲、 卜甲、 卧甲、 发甲、 古里甲、 合甲、 同甲、 吴甲、 周甲、 器甲、 地穿甲、 坐甲、 夏甲、 大甲、 头甲、 奇门遁甲、 孚甲、 定甲、 家甲、 小甲、 布甲、 带甲、 帷甲、 年庚日甲、 年甲、 年登花甲、 庚甲、 开甲、 弃甲、 徐甲、 徒甲、 息甲、 悉甲、 戈甲、 戎甲、 抛戈卸甲、 抛戈弃甲、 护甲、 披甲、 披袍擐甲、 挂甲、 指甲、 按兵束甲、 按甲、 捐甲、 授甲、 排甲、 擐甲、 放甲、 敕甲、 敝甲、 敹甲、 文搜丁甲、 文甲、 旌甲、 旗甲、 晋阳之甲、 晩甲、 曜甲、 曳兵弃甲、 朋甲、 木甲、 末甲、 本甲、 术甲、 朽戈钝甲、 束戈卷甲、 枕戈坐甲、 枕戈寝甲、 枕戈披甲、 枕甲、 枯甲、 某甲、 柔甲、 案兵束甲、 案甲、 棉甲、 楚甲、 櫜甲、 殷整甲、 比甲、 民甲、 水犀甲、 洗甲、 清甲、 澳甲、 火甲、 灰指甲、 爪甲、 片甲、 片鳞只甲、 片鳞残甲、 片鳞碎甲、 牌甲、 牟甲、 犀甲、 玄甲、 玉指甲、 玉甲、 玉鳞瑶甲、 珍甲、 琐甲、 琴甲、 电甲、 瘊子甲、 登科甲、 百甲、 皮甲、 益甲、 盔甲、 相甲、 省甲、 瞘甲、 破甲、 禁甲、 秀甲、 科脚甲、 税甲、 穿山甲、 符甲、 精甲、 素甲、 红马甲、 纳甲、 纸甲、 练甲、 组甲、 绵甲、 缩甲、 缮甲、 罩甲、 肩甲、 胎甲、 胸中鳞甲、 脱甲、 腹中兵甲、 腹有鳞甲、 臂甲、 花甲、 芽甲、 莩甲、 菜甲、 萌甲、 葵甲、 蔬甲、 蔽甲、 蘸甲、 虬甲、 蚝甲、 蚤甲、 蛇甲、 蜩甲、 衬甲、 衷甲、 衿甲、 袍甲、 裹粮坐甲、 解兵释甲、 解甲、 解衣卸甲、 豆甲、 象甲、 贝甲、 负甲、 败鳞残甲、 贯甲、 赤甲、 趾甲、 蹲甲、 身怀六甲、 车甲、 软甲、 轻甲、 辛壬癸甲、 边甲、 连锁甲、 遁甲、 邻甲、 释甲、 里甲、 重甲、 金戈铁甲、 金指甲、 金甲、 金锁甲、 鍪甲、 铁甲、 铜甲、 铠甲、 银指甲、 银甲、 销甲、 锁子甲、 锁子错甲、 锁甲、 镂甲、 阻甲、 附甲、 雌甲、 霜甲、 霸王卸甲、 青甲、 鞍甲、 韬戈卷甲、 顶盔掼甲、 顿甲、 颜甲、 风兵草甲、 首甲、 马六甲、 马甲、 鬵甲、 魁甲、 鱼甲、 鲸甲、 鳌甲、 鳖甲、 鳞甲、 黄金甲、 鼎甲、 鼓甲、 鼻甲、 龙甲、 龟甲、 龟龙片甲
甲的拼音:jiǎ、jiá,上声调,声母为j,韵母为iǎ。
甲的繁体字:甲 (为本体字即无繁体字)。
甲的部首:田部。
甲的笔画:5画;甲字繁体字多少画:5画;甲字康熙字典多少画:5画。
甲的笔顺:甲的笔画顺序为一フ一一一丨フ一一丨,书写为横、横撇、横、横、横、竖、横撇、横、横、竖。
甲字五行属什么:属木;与甲字相同五行属木的起名用字有:建、军、国、春、杰等五行属木的字。
甲字用来取名的人多吗:用字频率为43568人次
甲字取名的寓意:寓指优秀、坚强、财富之意。
甲字取名的寓意和象征:像征为意名列前茅、富甲一方、坚强、坚毅不拔之意。
甲字取名的含义:甲字含义为甲第、坚硬、第一、牢甲利兵之义。
好听的带甲的名字:
恒甲、 三甲、 月甲、 一甲、 科甲、 元甲、 甲宁、 通甲
甲拼音 jiá 甲部首 田 甲笔画 5 注音 ㄐㄧㄚˊ 繁体字 甲 部首笔画 5 汉字结构 独体结构 造字法 指事 笔顺 竖折横横竖 甲的意思、基本信息 甲五笔86:LHNH 甲五笔98:LHNH 五行:木 UniCode:U+7532 四角号码:60500 仓颉:WL GBK编码:BCD7 规范汉字:0239 甲的解释● 甲
jiǎ ㄐㄧㄚˇ
◎ 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甲子。花甲(六十岁的人)。
◎ 居于首位的,超过所有其它的:甲等。
◎ 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一甲(名为“进士及第”);二甲(名为“进士出身”);三甲(名为“同进士出身”)。
◎ 古代军人打仗穿的护身衣服,用皮革或金属叶片制成:盔甲。甲兵。甲士。
◎ 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能的装备:甲板。装甲车。
◎ 某些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龟甲。
◎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指甲。
◎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保甲。甲长。
◎ 植物果实的外壳:甲坼(外表裂开)。
◎ 古同“胛”,肩胛。
英文翻译
◎ 甲
armour first nail shell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甲 jiá
〈词性:名〉
(1) (象形。小篆字形,像草木生芽后所戴的种皮裂开的形象。本义:种籽萌芽后所戴的种壳)
(2) 同本义 [skin]
甲,东方之孟阳气萌动。从木,戴孚甲之象。——《说文》
甲象草木戴种而出之形。——《六书故》
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chè)。——《易·解》
(3) 又如:莩甲;甲坼(甲宅。外壳裂开。指草木种子裂开硬壳发出芽头)
(4) 古时战士的护身衣,用皮革或金属制成。也叫“铠” [armor]
献甲者执胄。——《礼记·曲礼》
殪以为大甲。——《国语·晋语》
齐国寡甲兵。——《战国策·齐策》
函人为甲。——《周礼·考工记》
擐甲执兵,固即死也。——《左传·成公二年》
卷甲而藏。——宋· 苏轼《教战守》
甲冰霜迸落。——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弃甲投戈。——《广东军务记》
(5) 武器 [weapons]
得甲库,取器械。——《资治通鉴》
(6) 披甲的人,即甲士 [soldier]
晋侯饮 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左传·宣公二年》
精甲万人。——司马光《资治通鉴》
(7) 动物的坚硬的外壳 [shell]。如:龟甲;鳞甲
(8)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 [nail]。如:指甲;趾甲
(9)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 [A unit of civil administration]。如:保甲;甲首(元代每二十户为一甲,明代十户为一甲,一甲之长为甲长)
(10) 天干的第一位,用以纪年、月、日 [the first of Ten Celestial Stems]
乙卯乃雨,甲子又雨。——苏轼《喜雨亭记》
(11) 又如:六甲甲胆(中医认为人的脏腑分五行,同属的再以甲乙分。胆与肝同属木,胆称甲木,亦称甲胆)
(12) 六十甲子的省称 [sixty years]。如:年过花甲
(13) 代词。用来指称佚名的人或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名 [substitute word for an indefinite person]。如:某甲与某乙
(14) 姓
词性变化
◎ 甲 jiǎ
〈词性:动〉
(1) 居第一;冠于 [occupy first place]
治宅甲诸第。——《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2) 又如:桂林山水甲天下
(3) 把甲衣穿在身上 [put on armor]
晞一营大噪,尽甲。——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4) 又如:甲马(披甲的战马;画有神象或符咒的符箓);甲坊署(掌管甲胄等的官署);甲伍(披甲执兵的队伍);甲士(押甲的战士);甲第连云(形容达官显贵住宅高耸入云 的样子)
◎ 甲 jiǎ
〈词性:形〉
第一的,上等的 [first]。如:甲第(上等的府第;指豪富之家)
[①][jiǎ]
[《廣韻》古狎切,入狎,見。]
(1)植物某些部分的外层,如种皮、花萼、果实外壳等。
(2)植物的新叶。
(3)某些动物身上的鳞片或硬壳。
(4)特指龟甲。
(5)指带有甲壳的水族。
(6)用皮革、金属等制成的护身服。
(7)指在物体外起保护作用的装备。
(8)指甲士;士兵。
(9)披上战甲。
(10)人手指和足趾前端的角质层。
(11)演奏筝、琵琶等弹拨乐器时,套在手指上使用的一种假指甲。前端扁长,后部环形。
(12)天干的第一位,用以纪年、月、日。
(13)六十甲子的省称。满六十甲子或六十岁称花甲。
(14)一旬的第一日。
(15)第一。
(16)居于首位;冠于。
(17)古以干支与五行相配,甲乙配木,属东方,因以甲代称木。泛指木柴、森林、树木等。
(18)甲属木主仁,故以甲名仁。
(19)指科举殿试录取的等第。
(20)泛指等级。
(21)“甲科”的省称。
(22)宋称杂剧戏班为甲。
(23)旧时户口编制单位,始于宋代。
(24)宋代地方军队的基层组织单位。二十五人为一甲。
(25)清代田地计算单位。
(26)台湾的地积单位。
(27)指甲板。
(28)代词。指代失传、虚构或不欲明言的人名。
(29)背脊上部跟两胳膊接连的部分。后作“胛”。
(30)通“狎”。亲昵;习狎。
(31)通“夾”。从相对两个方面来的;处于相对的两个方面的中间。
(32)同“押”。签押。
音韵参考
[上古音]:盍部見母,keap
[广 韵]:古狎切,入32狎,jia,咸開二入銜見
[平水韵]:入声十七洽
[粤 语]:gaap3
[闽南语]:kah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字源字形